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:

新天涯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查看: 40|回复: 0

[读一本好书] 《黄金时代》我们都曾是王二,在世俗的规训里偷藏星光

[复制链接]

  离线 

67

主题

6

回帖

42

积分

小学会员

Rank: 1

积分
42
发表于 2025-9-28 15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《黄金时代》
【中国】王小波   著

李银河说:
“王小波的《黄金时代》,是一面照见人性的镜子,照出我们藏在体面里的怯懦,和埋在心底的渴望。”

这部被称作 “中国当代文学黄金标本” 的小说,写的是云南边疆的红土地上,一个叫王二的知青和一个叫陈清扬的医生,在特殊年代里拧巴又滚烫的日子。
他们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,不过是在 “必须正确” 的规训里,敢说一句 “我不乐意”;
在 “必须体面” 的世俗里,敢做一回 “不规矩” 的自己。
可就是这份 “不乐意” 和 “不规矩”,让无数人在书页里看到了自己。
原来我们这一辈子,都在学着王二的样子,在生活的枷锁里,偷偷摇晃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

王二的黄金时代:在 “正确” 里凿出一道缝

王二到云南插队那年,才二十一岁。
他腿上长了个疮,走路一瘸一拐,却被派去干最重的农活。
队长说:“年轻人,要改造思想,这点苦算什么?”
他嘿嘿笑,心里想的是:“我偏不,我要让这疮慢慢好,少干点活。”
陈清扬是当地的医生,丈夫在外地,长得漂亮又单身,村里人都说她是 “破鞋”。
她气不过,找到王二:“他们说我是破鞋,你说我是不是?”
王二盯着她的白大褂看了半天,说:“你不是。但他们说你是,你就是了。要不,你就真当回破鞋?”
就这么一句混不吝的话,让两个被世俗盯着的人,成了 “战友”。
他们在山上偷情,在稻田里打滚,在批斗会上被按着头认罪,却在台下偷偷递眼神。
有人骂他们 “不知廉耻”,王二梗着脖子笑:“我喜欢你,想和你在一起,这有什么错?”
后来陈清扬说:“我本来是规矩人,是王二把我教坏了。”
可她眼里的光,比任何时候都亮。
那时的日子苦得很:每天挣工分够不上吃饱饭,说句 “不” 字就可能被批斗,连穿件花衬衫都要被说 “资产阶级作风”。
可王二偏要在这苦里凿出点甜。
他给陈清扬写情书,用的是记账本的背面;
他被队长罚去挑粪,就一边挑一边唱跑调的歌;
他说:“我二十一岁那年,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,我有好多奢望。我想爱,想吃,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。”
他的黄金时代,不是锦衣玉食,不是顺风顺水,是在 “必须这样” 的世界里,敢说 “我要那样”。

我们的黄金时代:谁不是带着枷锁跳舞?

书里的王二和陈清扬,总让我想起楼下开超市的老张。
老张年轻时是厂里的技术员,手巧得能把坏收音机修成新的。
可厂里改制那年,领导说:“你年纪大了,去看大门吧,安稳。”
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,第二天递了辞职信,在小区门口支起个杂货铺。
有人笑他:“放着铁饭碗不要,捣鼓这些针头线脑,丢人。”
他不恼,一边给孩子换电池,一边修邻居的旧台灯:“我修了一辈子东西,喜欢的就是这手里的活计。安稳是他们的,我要我的痛快。”
铺子角落摆着个工具箱,里面全是他磨得发亮的螺丝刀,像王二藏在枕头下的情书,都是藏不住的喜欢。
还有同事小林,三十岁那年突然辞了公务员,去学烘焙。
家里人骂她 “疯了”:“女孩子考个编多好,嫁个靠谱的人,安安稳稳过一生,瞎折腾什么?”

她在出租屋里练揉面,手腕酸得抬不起来,烤坏的面包能堆成小山。
可每次烤出一炉喷香的牛角包,她就拍张照发朋友圈,配文:“今天的面团发得比昨天好。”
她说:“我妈总说‘女孩子要安稳’,可我一想到这辈子都要坐在办公室里盖章,就觉得喘不过气。
王二说他想变成云,我想变成烤箱里的热气,哪怕就一会儿呢。”
我们总以为,黄金时代是鲜衣怒马的高光时刻。
可实际上,它藏在普通人的挣扎里:
是加班到凌晨,还在偷偷写小说的程序员;
是被催着相亲,却坚持 “没爱情宁可不嫁” 的姑娘;
是在酒桌上被劝酒,硬着头皮说 “我真不能喝” 的职场新人……
这些时刻,我们都成了王二 —— 在 “应该这样” 的规训里,偏要保留下 “我想那样” 的火苗。

所谓黄金时代,是敢对生活说 “我偏要”

王小波在书里写:
“后来我才知道,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,人一天天老下去,奢望也一天天消失,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。”
可王二偏不。
他到老了还记得二十一岁的夏天,陈清扬穿着白大褂站在稻田边,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,像一面小小的旗。
陈清扬也记得,他们被批斗时,王二趁人不注意,往她手里塞了颗糖。
糖纸在手心硌出印子,甜得能盖过所有的苦。
这就是《黄金时代》最动人的地方:它没说 “生活很美好”,只说 “哪怕生活是锤,我也要在被锤的时候,偷着乐一会儿”。
就像现在的我们:
明知加班伤身体,却为了一个喜欢的项目熬到天亮;
明知 “稳定” 最保险,却为了一句 “我喜欢”,敢把安稳的日子掀个底朝天;
明知 “别人都这样”,却偏要在人群里,保留一点 “我不一样” 的倔强。
这些 “偏要”,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。
它不在过去,不在未来,就在每一个 “我不想被锤服” 的当下。

最后的话

王小波还说:
“我不能选择怎么生,怎么死,但我能决定怎么爱,怎么活。”

深以为然。
生活从来不是用来 “熬” 的,是用来 “活” 的 ——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哪怕不被理解;守住心里的光,哪怕它只有一点点亮。
毕竟,能在生活的锤击里,守住自己的喜欢,就是普通人最了不起的英雄主义。




上一篇:《刀锋》敢对 "别人觉得" 说不,才是真正的活透
下一篇:两百年不过时的爱情指南《傲慢与偏见》藏着多少人没懂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新天涯论坛

GMT+8, 2025-10-26 22:01 , Processed in 0.054988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2-2025 tianyag.cn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