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:

新天涯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查看: 50|回复: 1

[读一本好书] 《最好的告别》一堂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人生必修课

[复制链接]

  离线 

67

主题

6

回帖

42

积分

小学会员

Rank: 1

积分
42
发表于 2025-9-28 1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。
——【美国】阿图·葛文德《最好的告别》

米兰・昆德拉说过:
这是个流行离开的世界,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。
我们怕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儿,躲开墓碑上冷冰冰的名字,就连对着生日蜡烛许愿,也会下意识跳过 “长命百岁” 之外的念头。

就像有名的财经作家叶檀在病房里写的:
“谁都知道终点就在那儿,可真等它从雾里显出来,本能的恐惧还是会攥紧心脏。”

但《最好的告别》偏要拉着我们,推开那扇大家都不愿碰的门。

作者阿图・葛文德,既是操刀的外科医生,也参与过医改政策的制定。
他在书里讲了太多病房和养老院里的故事,说到底就想告诉我们:躲开对死亡的琢磨,其实是没弄懂活着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衰老不是故障
是生命的自然迭代


医学总教我们 “对抗”:高血压了用降压药顶着,血管堵了用支架撑开。
可它很少教我们 “共处”—— 跟慢慢松垮的皮肤好好相处,跟渐渐迟缓的脚步和平共处。
老年病专家菲力克斯的经历,就像面镜子,照出了这种共处的智慧。
他 60 岁中风时,在病历本上写 “不过是血管自然老了”;
79 岁心脏骤停被救回来,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 “看来我这身子在提醒我得慢下来”。
82 岁那年,他为了照顾失明又失忆的妻子贝拉退了休。
每天推她在公园散步,会认真讲树叶的颜色、鸟儿的叫声,像是在给她的记忆重新上色。
这时候,他还像记实验数据似的,把自己的变化写下来:鼻子分不清玫瑰和百合的香了,夜里下楼得扶着扶手,连续讲两小时课喉咙就发紧。
可他每周三次雷打不动骑健身脚踏车,假牙保养得比小伙子的真牙还亮堂 —— 不是要跟衰老较劲,就是想在变老的路上,能走得稳当点。
王蒙说:
“衰老是肯定的,但今天还活着,就是值得珍惜的平和。”

承认身体有局限,不是认输,是为了更明白地守好眼下的日子。

心灵的养分
比药物更能延缓枯萎


大通疗养院以前像个 “时间停了的地方”:老人们坐在轮椅上,眼神空落落望着窗外,护士推着药车走过,没人抬眼皮。
直到托马斯医生做了个大胆的决定:把 2 条狗、4 只猫、100 只鸟 “请” 进来,让每位老人认领着照顾。
三个月后,这地方的早晨开始飘着说话声了:“你家那只画眉今天没叫,是不是病了?”“我带金毛去晒太阳,一起不?”
以前不爱说话的张太太,会因为自己养的鹦鹉学会了 “你好” 笑出声;
孤僻的李老先生,每天准时给金鱼换水,说 “它们等着我呢”。
后来统计,这里的死亡率降了 15%—— 不是医疗条件变好了,是 “被需要” 那股劲儿,把生命的活力又给拽回来了。
这让我想起刘墉说的:
“我总夸 90 岁的母亲煮的咖啡香,其实是想让她知道,这个家还等着她掌勺呢。”
医学能拉长生命的长度,可只有 “觉得自己有用”,才能让生命一直带着温度。

体面的终点
是对生命最后的温柔


《人间世》里有位老人,在 ICU 躺了四年,浑身插着管子,家里人只说 “只要还有口气就行”。

可他以前是爱下棋的工程师,是会给孙女扎辫子的爷爷。
这些身份,在仪器的滴答声里,慢慢变成了 “病人编号”。

而钢琴老师佩格,在生命最后那段日子,给自己选了另一种活法。
她得了恶性肉瘤,化疗放疗的空当还接着上课,说 “指尖碰到琴键,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”。
等肿瘤扩散了,她清清楚楚告诉医生:“我不要浑身插管子,想在自己的琴房里,听着学生弹琴走。”
最后的六周,她躺在改造成病房的卧室里,每两小时打一次止疼针,却坚持把课给学生上完整。
学生们在她家办了两场音乐会,她靠在床头,跟着旋律轻轻打拍子,笑着跟每个人拥抱。
她走那天,阳光正好落在钢琴的黑白键上,像她指尖曾跳过的音符。

葛文德在书里说:
“咱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死得好,是好好活到老。”
体面的告别,从来不是 “必须活多久”,而是 “能按自己的意思活”。

最后的话

思考死亡,是为了更用力地活着

马东说:
“我们不敢聊死亡,是被文化里的敬畏困住了。但琢磨它的过程,本身就有意义。”

《最好的告别》不是教我们怎么面对死亡,是想让我们明白:正因为知道有终点,每个当下才更该珍惜。
就像登山的人明知道到了山顶就得往下走,还是会为路边的风景停下脚步;
就像赶路的人清楚火车总会到站,还是会认真记下窗外的日落。
看清终点在哪儿,不是为了害怕,是为了清醒 —— 清醒地爱身边的人,清醒地做喜欢的事,清醒地过好每个平常日子。
毕竟,向死而生的真正意思,从来不是朝着终点跑,而是在走向终点的路上,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。
这,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告别。




上一篇: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》从六次赴死到向光而生,...
下一篇:古人说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离线 

0

主题

12

回帖

5

积分

实习会员

积分
5
发表于 2025-10-15 17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新天涯论坛

GMT+8, 2025-10-27 12:16 , Processed in 0.057012 second(s), 3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2-2025 tianyag.cn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