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:

新天涯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查看: 4|回复: 0

[读一本好书] 重读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,我发现这5个人生真相,让人越...

[复制链接]

  离线 

71

主题

6

回帖

44

积分

小学会员

Rank: 1

积分
44
发表于 2025-10-27 20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黑塞说:
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,但它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。

有些书,你读着读着,内心的偏见就会少一点,内心的束缚就会少一点,它们像一把刀,砍向我们内心的藩篱,让我们看见一个更大的世界,看到一个更宽阔的人生。

人生只有一次,但阅读可以让我们多活很多次。
我们只能选择一种人生,但读书,可以让我们从别人的人生里,去感悟自己的生命。

1960年,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出版,三十多岁的作家哈珀·李一举成名。
随后,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获普利策文学奖,一时之间,大红大紫,几十年来,这本书被翻译成数十种不同的语言,影响了无数人。
不同的人,会从这本书里,读到不一样的东西。
当你迷茫的时候,读一读,它会告诉你,人生就是幽暗不明中寻找自己的方向。
当你恐惧不前的时候,读一读,它会告诉你,因恐惧而停止反抗,我们就完全失败了。
当你试图评判他人的时候,它会告诉你,你永远没法真正了解另一个人,除非你钻进他的身体里,用他的眼睛看世界。

再读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,我发现能让我们过得更好,更平和,更宽容,更充满爱的,不仅仅是物质,而是我们心中的教养,骨子里的善良和勇气,更是我们不断增加的智慧。
毕竟,这是一个充满偏见和阻碍的世界。

以下这5个真相,可以让我们越活越好。

允许别人做别人
让自己做自己


梅科姆镇是一个疲疲沓沓的老镇,一到下雨天,街道就变成红色的烂泥坑,人行道上杂草丛生,广场中央的县政府大楼摇摇欲坠。
在那个年代,生活节奏很慢,人们慢悠悠地穿过广场,在周围的店铺里晃进晃出,什么事儿都不紧不慢。
在梅科姆镇,一天的时光慢得好像不止24小时,人们没什么地方要去,没什么东西可买,口袋里也没什么闲钱。
在这样的老镇,很多东西都规规矩矩,如果某个人的生活与众不同,他一定会惹来他人的好奇和非议,拉德利就是这样一个怪人。
他经常闭门不出,也不与身边的人交往,就连他的住处,都让年少无知的孩子充满好奇和恐惧,人们说,里面住着一个万恶的幽灵。
那些年少无知的孩子们,想探索拉德利的住宅,想要将拉德利引出来,将这视为一种冒险。

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未知总是让人好奇,与众不同总是让人恐惧,因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,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庸俗和懦弱。
拉德利因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,在梅科姆镇成了很多人眼里的怪人。
梅科姆镇所有小偷小摸的事情,人们都觉得是拉德利做的,因为只有拉德利最奇怪。
他的生活方式与梅科姆镇的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。
对斯库特和杰姆来说,那座房子,那个人,全都是神秘,他们充满好奇,想要搞清楚那个房子里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每次他们好奇地向父亲打听拉德利的事情,父亲芬奇先生唯一的回答就是,让他们管好自己的事情,让拉德利家的人管好他们的事儿。
拉德利一家愿意怎么生活,是他们应有的权利。

杰姆和斯库特用尽各种方法试探,想把拉德利先生引出来,但芬奇先生责备他们:
别再去折磨那个人了。
对梅科姆镇的很多人来说,格格不入就是一种不被允许的怪癖。
可是芬奇先生试图让杰姆和斯库特明白,拉德利先生不出门,只是因为不喜欢出门罢了。
杰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斯库特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拉德利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同,就投去异样的眼光,就因为自己的好奇去评判和打扰他人的生活。
让自己成为自己,是能力。
允许别人成为别人,是胸怀。
可是我们这个世界,很多人都有点自以为是,竟狂妄地以为自己理解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,竟狂妄地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。
这样一来,不仅烦恼增多,而且大家都会痛苦。
允许别人做别人,也让自己成为自己,人生才会有更多的自由和美好。

不评判别人
也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评价


实际上,我们可能经常在评判别人,也经常在接受别人的评判。
斯库特刚去学校的时候,因为她已经能读会写,所以遭到了老师的责问。
发现斯库特识字,老师看他的眼神,甚至带着嫌恶。
还告诉斯库特,让她转告芬奇先生,不要再教斯库特识字了。
可斯库特说,父亲没时间教他,每天到了晚上,父亲就很累了,总是一个人读书看报。
然而,在老师看来,如果不是父亲的教育,斯库特就不可能识字。

她警告斯库特:
阅读最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。你父亲不知道应该怎么教你。
这就是说,她是老师,她才知道怎么教育学生。
老师,无论什么时候,都是一个权威。
老师的话,让斯库特很烦恼,她担心从此失去自己的阅读时光。
为此,斯库特甚至不想去上学。

但芬奇先生告诉斯库特:
如果你学会一个简单的技能,你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顺畅多了,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,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。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,像他一样走来走去。
他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做法就随意评判,而是告诉斯库特,这位老师这么考虑,有她自己的立场。
芬奇先生和斯库特约定,斯库特去上学,但回家后,可以一起读书看报。
芬奇先生不随意评判别人,也教育儿女不要随意对别人进行评判。
每当儿女们对别人进行评判的时候,他总是耐心教导,希望他们真正理解,他们没法真正了解别人,也就没有随意评判别人的资格。
有家境不好的同学来家里做客,吃饭时行为粗鲁,斯库特看不起。
因为她觉得,吃饭就应该温文尔雅。
但芬奇先生告诉她,并不是所有人都吃饭习惯都一样。
在这个世界,如果在乎别人的评价,就等于将自己的人生放进别人的嘴里。
人生是自己的,滋味如何不是别人说的,而是自己活的。
我们也不要将别人放进自己的嘴里,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,我们不能了解别人,凭什么随意评判别人?

我们终其一生
都在对抗外界的偏见


在梅科姆镇,白人居多,黑人很少。
在这里,白人很奇怪地自以为高人一等,他们瞧不起黑人。
这种偏见,好像由来已久,但大概白人也不知道自己高贵在哪里。
后来,芬奇先生替黑人辩护,这事儿在梅科姆镇传得沸沸扬扬,大家带着嘲讽和鄙视的态度谈论芬奇先生。

有一天,斯库特在学校,听周围的同学谈论芬奇先生,说他要替黑鬼辩护。
斯库特非常愤怒,和出言不逊的人大打出手。
因为芬奇先生的事情,斯库特和杰姆在学校,也受到了影响。

斯库特问父亲:
你在替黑鬼辩护吗?
芬奇先生柔和地说:
不要叫黑鬼,那是个蔑称。

斯库特说:
在学校里,所有人都这么叫。
芬奇先生告诉她:从现在起,从所有人里减掉一个。
有时候,偏见之所以强大有力,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参与制造偏见。
这个时候,很多初到这个环境中的人,就会被偏见击倒,要么无力守住内心的平衡,参与制造偏见,要么被偏见攻击无力反抗而逃离。
所以,得知芬奇先生为黑人辩护,整个梅科姆镇的白人都觉得,他不该如此尽心尽力。
芬奇先生为黑人汤姆辩护,案子特别简单。
汤姆生性善良,见一个白人姑娘过得很苦,便经常帮助她,可是最后,惨遭姑娘的酒鬼父亲诬告,被告上法庭。
而这个姑娘,迫于压力,根本不敢说出真相。
在审判汤姆的法庭上,对于白人姑娘,芬奇先生总结说:
她并没有犯罪,她只是触犯了这个社会里的一条根深蒂固的法则。这条法则非常严酷,不管是谁违反了,都注定会被当作异类清除出去,她是极度贫穷和无知的受害者。

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可是在那个充满偏见的环境里,却是千难万难。
可所有的困难,都是因为人们内心的偏见。
在过去一百年里,白人和黑人的冲突,无论对错,黑人几乎都失败了。

可芬奇先生说:
总不能因为过去这一百年,我们一败涂地,就放弃争取胜利?
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,总要有人率先打破偏见。
实际上,我们终其一生,都在对抗外界的偏见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而打破偏见的勇气和力量,很多时候,都需要我们多读书。

什么是勇气?
勇敢就是,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,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,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。一个人很少能赢,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。
在成为自己这条路上,不要因为怕输而停止。

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
真的不一样


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,真的不一样。
每个人都只有一生,可是喜欢读书的人,在每一本书里,在每一个故事里,他都能体会到另一种人生。
然后,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们就会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。
不读书的人,面对世界的时候,只有一种僵硬的方式,只有一个狭隘的角度,他们活在自己的狭隘的偏见里,不知道人生原来是一片旷野,不,他理解不了这片旷野。
但喜欢读书的人,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,有能力跳出自己狭隘的偏见,从一个更客观、更合理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自己。
人生真正的自由,不是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,而是知道自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但很多时候,唯有不断读书,我们才能看到人生的种种可能。
几年前,经常听见有人说读书无用。
但是说这些话的人,他们站的角度出奇的统一,站在赚钱的角度,有些人初中毕业出去打工,月入上万,有些人大学毕业,月入三千。
这样一比,读书确实没什么用。

然而,人生的好坏,不能仅仅用钱来衡量,苏格拉底穷,常年穿一件外套,喜欢赤脚走路,可是面对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,他感慨,这么多东西都是我不需要的。

在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里,芬奇先生喜欢看书,这些书给了他力量,在面对那个充满偏见的世界,他不被偏见左右,也不制造偏见,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听任良心。
斯库特和杰姆,受芬奇先生的影响,也喜欢读书,他们虽然小,但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偏见。
我们这个世界,充斥着偏见,读书,就是让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方向,不被偏见左右。
太多的人,都没法选择自己的方向,只能随波逐流。

问心无愧地活着
不要给灵魂抹黑


什么样的生活,是最好的生活?
我觉得好的生活一定是问心无愧的生活,一定是不给灵魂抹黑的生活。
芬奇先生因为给黑人辩护,在梅科姆镇成为众矢之的。
他的行为,遭到白人的反对,很多人都说芬奇先生错了。

斯库特说:
你一定是错了吧?
芬奇先生问她为什么?

斯库特接着说:
大多数人好像都认为他们是对的,你是错的。
芬奇先生告诉女儿,每个人怎么想都是他们的权力,他们的看法也有权得到尊重。
但他告诉女儿:
但是,我在接受他人之前,首先要接受自己。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,那就是人的良心。
良心一旦被抹上污点,良心的法庭可不需要外在的诉讼,就能主动降下惩罚。
因此,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情,问心无愧地活着,不给灵魂抹黑,这就是最好的活法。
很多时候,我们也许会迫于压力做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,我觉得,这也是给灵魂抹黑,这样的事情做得越多,我们的灵魂就会越是弯下他的腰。




上一篇:《神奇的镜子冥想》真正的疗愈,是深度看见
下一篇:《日瓦戈医生》所有困境,都有出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新天涯论坛

GMT+8, 2025-10-28 03:42 , Processed in 0.053845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2-2025 tianyag.cn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