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逛山子”回来了 村口的神庙前,几个老人正在晒太阳聊天。突然,一个佝偻的身影过来了,穿着陈旧,步履蹒跚,胡子又脏又乱,头发像个鸡窝,他低着头,目光空洞游离,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,仿佛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。这就是我们村的“王满银”——一个被命运抛弃的五十多岁的男人,如今又灰溜溜地回到了他曾经逃离的村庄。 从“混世魔王”到“低保户” 小时候,“王满银”是村里出了名的“混世魔王”。他上面有1个哥哥、3个姐姐,作为家中的老小,父母对其溺爱有加,要星星不给月亮。谁家的饭菜好,他顺手就拿起来吃,父母美其名曰“人活泛、吃得开”,村里人见了他都绕道走。他不爱上学,整天不是打架斗殴,就是偷鸡摸狗,要么就是在校园里,甚至在派出所门前围追漂亮女孩子。 长大后,他结了婚,却从不履行过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:有人见过他在武功县的“冬会”上套圈圈挣钱,有人见过他在乾县到宝鸡的长途车上玩“易拉罐”中奖骗乘客钱。有人见过他在榆林闹市上“推牌九”赢钱。有人见过他在西安领着描眉画眼的女子出入大酒店,还有人见过他把陌生的女子领回家过夜。再后来,他生不见人、死不见尸消失了20多年,母亲去世时,他也没有回来奔丧吊孝。 妻子去大城市当了月嫂,月收入8000多元,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,把女儿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。然而儿子却像他爹一样,很不争气,迷上了网络赌博,欠下了200多万赌债和高利贷,父子俩经常为了来钱抢着变卖东西而大打出手。 然而,命运终有报应。五十多岁时,“王满银”在外面混不下去了。他落下一身病根,身体虚弱,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回到这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的村庄,和快90岁的老父亲一起靠吃“低保”度日。 人嫌狗厌的凄凉晚景 “王满银”回村后,日子过得异常凄凉。村里人对他避之不及,孩子们也远远地躲着他,仿佛他是个瘟神。妻子早就对他失望透顶,带着女儿在大城市分别安了家,夫妻俩早已名存实亡、行同陌路。他和年近九旬的老父亲蜗居在又矮又窄又潮又湿又暗的家里,每天吃着从村里小商店里提点馒头、街上买点菜和生面条胡凑合着添饱肚子。 他试图与村里人交流,但大家都不愿搭理他。他还未走到人家门口,那家人远远就赶紧回到里屋,甚至好几次村里的几个麻将场都拒绝他进去。他觉得自己就像条丧家之犬,人嫌狗厌,无处可去。每当夜深人静时,他都会坐在门槛上,抽着劣质纸烟,望着天穹上闪烁的星星,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荒唐岁月,心中满是悔恨。 在钱与“日结工”之间循环往复 “王满银”的生活,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循环。没钱时,他会去打几天零工,在建筑工地搬砖,到私人工厂混几天,帮人干点农活,甚至捡破烂挣几个铜板。然而,一旦有了钱,他就会立刻胡吃海喝,浪迹于赌场,将辛苦赚来的钱挥霍一空。在赌场里,他幻想着能一夜暴富,却总是输得精光。 没钱时,他又会东蹭西摸,向亲戚朋友借点钱,或者去小卖部赊点烟酒。实在没有来钱的“门路”了,他又会去打几天“日结工”,如此循环反复。他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,在钱与“日结工”之间来回转动,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困窘的泥沼。 包产到户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涣散 包产到户后,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村级政权和党组织的涣散。原本以集体生产为核心的村级政权和党组织,在分散经营后逐渐失去了凝聚力和执行力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弱化,干部队伍老化、文化水平低,有些村干部长年在外打工,甚至长期居住在城里,很少过问村里的家长里短和邻里纠纷,导致人心涣散、赌博成风、封建迷信泛滥。这种涣散进一步加剧了“王满银”现象和困境。村级政权和党组织无法有效引导和约束村民行为,导致社会风气恶化,责任意识淡漠。当“王满银”在外混不下去时,村里既无能力提供帮助,也无机制促使其回归正轨,只能任其自生自灭。 路遥笔下王满银的对照 在路遥的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王满银也是一个类似的人物。他是孙兰花的丈夫,一个二流子,整天在外游荡,不务正业。他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,以自我为中心,对家庭不负责任,让孙兰花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。 然而,路遥小说中的王满银与我们村的“王满银”不同的是,他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,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。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开始努力改变自己,承担起作丈夫和父亲的责任。虽然他的改变来得有些晚,但至少他还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错。 而我们村以及其他许多村子里众多的“王满银”却没有这样的机会。他们的一生都在逃避责任,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为时已晚。他们只能带着一身病和满心的悔恨,回到他们曾经逃离的村庄,度过余生。 沉重的反思和启示 “王满银”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责任、成长与救赎的故事。它启示我们,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,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,事事处处时时以我为中心,逃避责任,那么他最终将会受到命运的严厉惩罚,被时代所淘汰抛弃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,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。溺爱孩子,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,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性。而正确的教育方式,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并热爱劳动,承担责任,履行义务,学会独立生活,学会自律,尊重他人。 同时,社会也应该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。对于那些已经误入歧途的人,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,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歧视。只有通过家庭、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,才能让更多的“王满银”走上正轨,过上幸福的生活。 “王满银”回村了,他的故事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去,但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永远不会消失。努力减少直至最终杜绝“王满银”现象,任重道远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
|